文/ 陈胜乔
熟悉清史的朋友可能都知道,清朝的最高封疆大吏中有九位,其中位居第二的就是两江总督。这个职位的地位非常重要,因为其管理的两江地区(现江苏、上海、安徽和江西四省市)是朝廷财赋和漕米的主要来源地。两江总督的权力仅次于直隶总督,是清朝最重要的职位之一。根据统计,从康熙四年(1665年)至宣统三年(1911年),共有101位人物担任过这一职务。太平天国之前,担任此职的大多是满洲人,战后则汉人逐渐占据。根据籍贯来看,最多的来自辽宁,有25人,其次是黑龙江的14人,第三是湖南的11人。今天,我们不谈其他,只专注于这11位湘籍的两江总督,特别是其中的两位邵阳籍人物——刘坤一和魏光焘,分享他们创造的三项历史纪录。
湘籍两江总督第一人:杨超曾
杨超曾,字孟班,生于1694年,来自今天的湖南常德市鼎城区。他于康熙五十四年(1715年)中进士,开始了自己的仕途。此后,他担任过陕西、顺天学正、奉天府尹和广西巡抚等职务。乾隆五年五月(1740年6月),杨超曾被任命为兵部尚书,代理两江总督,但由于身体原因,次年9月便被召回兵部。虽然他的两江总督任期较短,但他在这段时间内积极救助灾民,修建水利设施,得到了当时百姓的广泛称赞,声誉颇好。乾隆七年(1742年),杨超曾因病去世,享年48岁,死后被追谥为“文敏”。
展开剩余84%湘籍两江总督第二人:陈辉祖
陈辉祖,生于1732年,湖南祁东县金桥镇人,是清初著名两广总督陈大受的儿子。不同于杨超曾通过科举成为进士,陈辉祖依靠父亲的影响,乾隆二十年(1755年)得以进入朝廷,先后担任户部员外郎、陈州知府、安徽布政使、广西巡抚等职务,并最终在乾隆四十五年(1780年9月)出任两江总督。陈辉祖虽然依靠父荫起步,但本应凭公事报效国家,不料他却因贪污腐败而在担任两江总督的当年遭到查处,并于1783年自尽,成为湘籍两江总督中的唯一一位因贪赃枉法而名誉扫地的官员。
湘籍两江总督第三人:陶澍
陶澍,字子霖,生于1779年,湖南安化人。清嘉庆七年(1802年)中进士后,陶澍先后在山西、四川、福建、安徽等地担任布政使和巡抚等职。道光十年六月(1830年7月),他被任命为江苏巡抚,随后代理两江总督,到了同年八月(1830年10月)便正式担任该职,直到道光十九年三月(1839年4月)因病辞职。在长达8年零9个月的任期内,陶澍积极整顿海运,整治盐政,修复水利,政绩斐然。最为人称道的是,他慧眼识人,提拔了不少有才之士,如招募湖南籍的魏源担任幕僚,采纳魏源的建议,实施了一系列改革。他还不吝提携左宗棠等人,甚至将左宗棠视为亲家,增进了两人的关系。
湘籍两江总督第四人:李星沅
李星沅(1797-1851),字子湘,湖南岳阳汨罗市人。道光十二年(1832年)中进士后,李星沅历任广东学政、陕西汉中知府、河南粮道等职。道光二十二年(1842年),他升任陕西巡抚,随后又调任江苏巡抚,接着出任云贵总督。道光二十七年三月(1847年4月),他被任命为两江总督兼河道总督。任内,他积极应对江淮水灾,采取紧急救援措施,并且修复漕运和改善民生。然而,在之后调任广西剿剿太平天国的任务中,李星沅屡次失利,并在1851年病逝于军中,葬于长沙县魏家山。
湘籍两江总督第五人:曾国藩
曾国藩的名声几乎无人不知。关于他的大部分事迹大家早已耳熟能详。在这里,笔者仅简单提及他担任两江总督的背景和任内的成就。曾国藩于咸丰十年五月(1860年6月)开始担任两江总督。当时正值他率湘军与太平军激烈交战,战局悬而未决。朝廷决定授予他两江总督职务,以便整合资源、集中力量。事实证明,这一决定极为正确,在掌控了两江地区的军政民事大权后,曾国藩仅用了4年时间便成功镇压了太平天国。曾国藩总共两度担任两江总督,累计任期长达10年。除了他的军事成就之外,他还在国内推动了兵工厂建设、造船、翻印西方书籍、派遣留学生等改革措施,得到了广泛的认可。
湘籍两江总督第六人:刘坤一
刘坤一,字岘庄,生于1830年1月,湖南邵阳市新宁县金石镇人。刘坤一原本只是名不见经传的秀才,然而他跟随江忠源和刘长佑一起参与镇压太平天国,并凭借卓越表现迅速晋升。咸丰九年(1859年),年仅29岁的刘坤一便获授广西布政使衔,继而在同治三年(1865年)成为江西巡抚。至同治十三年十二月(1875年1月),刘坤一开始代理两江总督。此后,他三次担任两江总督,累计任期长达14年零3个月,成为历史上在这一职位上任期最长的湘籍总督。刘坤一在任期内,始终积极推动洋务,支持军队、经济、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改革,尤其在甲午战争后更为显著。他的改革措施包括兴办三江师范学堂,这为后来的南京大学、东南大学等学校的创立奠定了基础。由于政绩突出,刘坤一被誉为“东南半壁,擎天一柱”。他于1902年10月去世,享年73岁。
湘籍两江总督第七人:左宗棠
左宗棠,字季高,生于1812年,湖南岳阳湘阴县人。左宗棠与曾国藩齐名,曾参与镇压太平天国,并且在晚清时期担任多个重要职务。光绪二年(1876年),他被任命为钦差大臣,带领大军出征新疆,成功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所有新疆领土。左宗棠有着极为突出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,他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收复新疆的关键人物之一。光绪七年九月(1881年10月),左宗棠接任两江总督,并在两年后因健康问题辞职。
湘籍两江总督第八人:彭玉麟
彭玉麟,字雪琴,1816年生,安徽安庆人,祖籍湖南衡阳。作为曾国藩的重要干将,彭玉麟在湘军中担任水师统帅,立下赫赫战功。光绪七年七月(1881年8月),他被任命为两江总督。尽管他上疏请求辞职,朝廷最终还是批准了左宗棠接替他的职位。彭玉麟的任期仅仅两个月,随后他被调任兵部尚书,但依然坚持辞职,并在晚年过着低调的
发布于:天津市九五配资-靠谱配资平台-股市配资网-实力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